在今天的社会中,每个人似乎都有强烈的表达欲望。许多人都认为自己的观点绝对正确,这在牌桌上尤其常见。
在扑克游戏中,只有大约1%的玩家能赚到钱,但是在剩下99%的玩家中,很多人还是认为自己打得挺好的,只是运气不好而已。
这些“运气不好”的人以为他们把游戏都参透了呢。
在现场玩牌时,你经常能听到一些诡异的迷思和等待证明是错误的所谓真理。在这种牌桌待着简直是一种折磨。下面是我选出来的五个最大的迷思。
MTT迷思1:激进的玩法需要有大的筹码量
有些玩家认为,你需要有很大的筹码量,才能有效对对手施压。同样,桌上最大的筹码王常常被认定为“牌桌统帅”,筹码更少的人要受他的控制。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。
首先,每一手牌都是独立的挑战。扑克游戏并不是足球,你不能提前制定好游戏计划,然后在球场执行就好了。
在扑克中,你每次拿到两张牌;发挥最好的能力打好这两张牌;重复。
在判断玩一手牌最好的办法时,你需要考虑大量的因素。是的,其中一个就是筹码量。事实上,你的筹码量很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。
但是,这就是很多人搞错的地方。筹码量的存在并不是非黑即白的,大筹码不等于激进,短筹码也不等于要玩得很紧。
有时,你是短码,但需要打得极松(事实上你应该经常很松!)有时你虽然是大筹码,但最好还是按章玩牌。
例1
锦标赛接近钱圈泡沫。你右边的大筹码似乎每手牌都在开池。你还有15到20个大盲注的筹码。你的策略应该是:
1)每手牌都弃牌,让牌桌统帅为所欲为
2)对他鲁莽的开池展开肆意的攻击,拿走死钱
例2
WSOP主赛事进行到Day2。你是大筹码,刚刚换到新桌。 你左边的玩家分别有Fedor Holz, Doug Polk和Phil Ivey,他们的筹码都比你少。你应该采取什么打法?
1)发挥牌桌统帅的功能,用任何两张牌攻击他们的盲注
2)打稳健的扑克,避免在跟更厉害的对手交锋时陷入困境
在这两个例子中,第二个选择都明智得多。
当你是大筹码时,有时是不是应该紧紧咬住其他人不放?当然。但你必须时刻根据对手和面临的情况来调整游戏计划。
如果对手放任你碾压牌桌,那你不去当牌桌统帅简直就是犯罪。但是别硬来,也别让其他人硬来。正如威廉•欧内斯特·亨利说过的那样:
“我是我命运的主宰,我是我灵魂的统帅。”
你要确定控制你命运的人是你自己,而不是那个在每个底池都加注的人。
MTT迷思2:短码不套池不行
最近我在澳大利亚进了一场现场快速锦标赛的决赛桌。桌上唯一打得还算过得去的是当地一位女牌手,她的风格是紧凶型。然后我们打了如下一手牌:
还剩7人,其中有3人的筹码不到4个大盲注(包括我自己)。平均筹码是12个大盲注。筹码王 - 筹码几乎都在他手里,而且他几乎每手牌都在玩 - 在枪口位开池加注到3倍大盲注。这位女士在枪口+2的位置用55全下10个大盲注。最终她在跑马中输给了AK,淘汰在第7名,正合我意。
如果我是她的话,我会毫不犹豫地弃掉99。她耸耸肩说,这就是一个cooler,“我只有10个大盲注,拿到对子不玩不行。”
桌上其他人点头表示同意,我内心在窃笑。在这手牌之前,她的筹码排在第三位,几乎可以保证能拿到更好的名次。她唯一要做的就是打紧一点,让其他人先出局。可惜她决定遵守一条并不存在的规则:如果你筹码很短,拿到任何对子都要全下。
关于锦标赛的全下/弃牌玩法,我跟你讲讲清楚:没有谁规定你筹码很短就必须要怎么样。
有时用72o全下10个大盲注都是对的,但有时就算在同样的筹码量下拿到77,你也必须弃牌。这两个例子比较极端,但确实会发生。
有一条广泛的指导原则是这样的:当你是短码(比如说筹码不到15BB),而且没有拿到超强牌时,在全下筹码前,以下两个条件你至少需要满足一个:
弃牌胜率
底池有很多死钱
关于后一个条件,我们来看一个例子:
扑克锦标赛的中期阶段,主人公还有10BB筹码。
他在大盲位拿到5♠5♦。
中间位置玩家加注到2BB,HJ位跟注,CO位跟注,按钮位跟注。小盲位弃牌,主人公应该怎么办?
在这种时候,如果你打算全下,几乎每次都会有人跟注 - 而且通常都是抛硬币 - 但是底池的死钱很多,所以全下的打法是合理的,因为你大概有50%的胜率,筹码有机会翻三倍。
如果第一位玩家的加注大于2BB,或是后面没人跟注,那么用55全下就没那么诱人了。
如果我是那位澳大利亚的女牌手,我宁愿在盲注之战中,跟她左边的大紧人全下72o - 他几乎在ICM的压力下喘不过气了 - 也不愿意跟筹码王全下55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不论开池玩家的范围有多宽,她跟这个范围也只会抛硬币。因此,用55全下是纯ICM自杀式行为。她本来可以在后面对其他玩家全下,拿走不少盲注和底注,在风险更小的时候增加筹码。
MTT迷思3:你必须赢每手牌才能拿冠军
这一条是我最不能忍受的。你经常会听到别人说这种话,尤其是那种在现场锦标赛中间阶段就把筹码莫名其妙往外丢的人。
这些人好不容易建立了巨额的筹码,然后在一些非常可笑的时机把筹码全都送出去,好像他们打算不顾一切代价赢下这些手牌。他们是这样解释的:
“我打锦标赛是为了拿冠军的。”
有一条很上口的扑克标语可以怼回这句话:“你不可能在第一天赢下扑克锦标赛,但你可以输。”
没错!你没法在Day1就赢下WSOP比赛的冠军,你的工作不是终结每个人的命运。你以为你是施瓦辛格吗?
你的工作是打好稳健的基础牢固的扑克,在收集到信息后,做出调整来击败对手。有时你需要玩得超级激进,但这并不是因为你的目标是拿冠军。
“必须赢每手牌才能赢冠军”这个策略的缺陷用一个简单的逻辑就能戳破:
假设你正在玩买入$1,000,人数1,000,起始筹码量10,000的锦标赛。现在是Day1后期,你在这手牌的河牌没中同花听牌。
底池有筹码30,000 你还剩筹码30,000。你很确定对手完成了某种牌。到底应不应该全下,取决于很多因素,但“我的目标是冠军”绝对不是其中之一。
请思考:全场的筹码是1亿,所以决赛桌的平均筹码大概会是100多万。盲注可能大约会在20,000/40,000。
你面前30,000的底池在决赛桌上还不到一个大盲注呢。
你当然没必要为了赢得冠军而赢这一个底池。如果你跟注,然后输掉的话,你肯定是赢不了冠军的。
但是有时候,“为了拿冠军打牌”是正确的打法。
当“胜利”已经近在咫尺时,“为了拿冠军而打牌”的心态会更加可取。
比如在WSOP主赛事还剩最后两桌时,冒一些风险,甚至是大的风险,都是说得过去的。如果你能在决赛桌泡沫期取得筹码领先地位,那踩着短筹码的盲注和底注往上走就是很容易的事了。如果有人打着“我是为了拿冠军”的旗号在这种时机做了非常大的不成功的诈唬,我有可能无法认同(具体取决于手牌)。
同样,有时为了不被盲注耗光筹码,你需要抵抗筹码王的猛烈进攻。
不过奖金很高意味着玩家需要极度的谨慎;预期风险的行动和自杀式行动之间的界限是很模糊的。真相是,有时你在锦标赛的目标应该是第二名或第三名(那位澳大利亚女牌手就是很好的例子)。
作为锦标赛玩家,你能接受冠军难得,也应该接受奖金差距大的事实。你不可能赢到所有的冠军,如何掌控大局能决定你最终能有多成功。
MTT迷思4:筹码不足10个大盲注时不能捍卫大盲位
有些假装自己什么都懂的常规玩家很喜欢为难大盲位短码的玩家。
你在大盲位用T9o平跟他们的开池,然后在翻牌中一对,筹码翻倍。他们不情不愿推给你筹码的时候,会用明显“讽刺”的语气说,“玩得好”。他们的大脑热衷于评价,根本不理解你翻牌前的玩法。
很多人认为,当你的筹码低于某个大盲注数目时,就不应该平跟别人的开池加注,而且有这种想法的人多得可怕。很多人会这么想,很可能是读了1998年出版的一本扑克书。伙计们,现在都什么年代了。
今天,许多人选择的开池加注量比1998年小多了。当你在大盲位面对最小加注的开池时,你的手牌只需要20%左右的原始胜率就能继续玩(大部分手牌面对大多数开池范围至少都有30%的胜率)。
你可能会想,“但是这个胜率我又不能全部实现,因为在很多翻牌我是要弃牌的。”没错。你不能实现所有的胜率,但当然可以实现其中一部分,而这就足以让你用一手可玩的手牌捍卫盲注了。
在没位置的时候,短码实现胜率会更容易,因为你几乎没有操作空间了。比如:CO位最小加注,你还有6个大盲注,用10♥8♥捍卫盲注。翻牌后你其实再也不会犯错了 - 如果中牌,你就全下;如果翻牌都是大牌,且你没中听牌,你可以过牌-弃牌,省几个大盲注的筹码。
但是,如果你的筹码是30个大盲注,由于翻牌后你还要应对有位置的对手多条街的施压,所以实现胜率会更难。随着你筹码越少越少,翻牌后会越来越好打,实现胜率也越来越容易。
短码如何在大盲位捍卫盲注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话题,改天再说。
MTT迷思5:筹码低于12个大盲注时,不能加注-弃牌
这个游戏叫做无限注德州扑克,还有你不能干的事?
许多人认为,当筹码到达12个大盲注,策略就进入了不是全下就弃牌的领地 - 很多时候确实如此。当你只有12个大盲注时,加注又弃牌会是挺灾难的事;你本来可以直接全下,得到最大的弃牌胜率,保证能实现手牌全部的胜率。
但这并不代表你永远都不应该用短码加注-弃牌。如果你愿意跳出思维的框框,会发现机会处处都有。线上快速锦标赛的最后阶段是一个好例子。在这些锦标赛中,每个人在比赛快结束时筹码都在10到15个大盲注之间。
有些人在这种后期阶段会打得战战兢兢。有时候,不管你是做小的加注还是全下,对手玩的手牌范围都是不变的。当你可以用更小的加注量实现同样的目标时,没必要用所有的筹码来冒险。
如果你在筹码低于12个大盲注时,从来不加注-弃牌,那就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:在下一场游戏中找一个机会试试。不要强迫,有机会再做就好了。相信我,会有的。
我还认为由于模拟器的大量使用,今天很多玩家做的开池全下有点太多了。模拟器能告诉你,无破绽的全下范围有多大(通常比你想象中大很多)。当数学告诉你,你点击全下,想都不用想都能赚到钱,很难让人不心动......
但是这未必是最好的选择。在很多时候,最优的打法是用全下能赚到钱和不能赚钱的手牌都加注-弃牌,具体取决于对手和锦标赛的特性。
我还建议你,把有能力用浅筹码来加注-弃牌的玩家记录下来;其实这是我个人最喜欢做的笔记。当我看到有人在按钮位用12个大盲注加注然后弃牌,我会马上写下来。因为当他下次加注时,我就知道他很可能什么都没有,于是我就可以用很宽的范围来3bet全下了。
有些玩家在筹码很浅时,只会用超强牌做很小的加注,这条笔记也是很重要的。有许多笨笨的常规玩家在筹码只有10个大盲注时,只会用KK或AA最小加注,其他牌不是全下就是弃牌。这条信息极其宝贵,不仅是因为你能避免在后面落入明显的陷阱,还因为这代表他们实际的全下范围内并没有最好的牌。
我相信还有很多迷思是我没有写到的。读者朋友们若是有心得体会,可以在评论区与大家分享和讨论。
评论 0条